2024年12月10日 23时24分40秒
2024年是一战爆发110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近日,走进上海大学博物馆,“战地黄花袅余香:一战华工纪念及考古展”再现了华工们跨越万里、投身战场的壮丽图景。
展览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和威海市博物馆(一战华工纪念馆)联合承办,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档案馆共同支持。
展览现场
展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历史背景,全面展现30余万远赴欧洲战场的华工为战争胜利、世界和平以及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上海大学博物馆一层临展厅,86件(套)珍贵实物和详实的文献资料,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不仅让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华工们的生活用品、工作工具等实物,还能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华工在战地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
展览分为“万里赴戎机”“战场血痕尽,壮士犹未歇”“战地黄花分外香”“开眼看世界”“歌未竟 东方白”“人散曲未终”等六个部分,以孙干的个人经历为叙事主线,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串联“大历史”,追溯华工从招募、启程到战地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展示旅欧先进知识分子与华工对先进思想的吸收与传播。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首次公开上海大学考古团队在比利时弗兰德斯一战华工营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期成果,开辟了一战华工研究的全新领域。这不仅是对中国参与一战历史记录的重要补充,也体现了学术界对于这段特殊历史记忆的研究进展。考古发掘工作为观众提供直观、具体的历史证据,展示上海大学在考古研究领域的最新探索。这一亮点不仅增强了展览的学术性,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一战华工历史的认知和尊重。
展出的1917年华工日记《路往纪事》,讲述了潍坊籍华工从由威海卫出发,经过高丽码头、日本长崎、美国、英国,到达法国这一路的经历。
展览现场
展出的一战华工铜奖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颁发给为英军服务的中国劳工的奖章。奖章正面锻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和“GEORGIVS V BRITT OMN REX
ET IND IMP”一圈英文,背面印有“1914—1918”,侧面有华工编号和CHINESE L.C.。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华工月收入有多少?展览现场的华工月领养家费簿显示,华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华工本人领取,另一部分由其指定的家属领取。家属领取的这笔钱绝大多数是由邮局按月用汇票汇往距受款人住址最近的兑款处。除指定的受款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领取这笔钱。展出的这本月领养家费簿由大英国招工局颁发,是54914号华工指定的领钱人来领养家费的凭证,每月领钱的数额为10元,领钱的日期为阳历每月27日,领钱的地点在潍县(今潍坊)。
展览将持续展至202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