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比乐中学(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的几名初中生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群风华正茂的少年背上行囊坐着闷罐车奔赴东北,他们跨过鸭绿江投身朝鲜战场,成为文艺兵。9月6日至10日,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原创话剧《同学少年》将作为开学季“第一课”亮相中国大戏院。
为让观众提前“入戏”,8月21日,《同学少年》主创、主演相聚在上海市淮海中路K11艺术购物中心chi美术馆举行创作分享会,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并倾听“故事背后的故事”。
这段曾轰动一时的上海往事,被其中一位“少年”的女儿李菁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在《炮弹壳、小提琴、降落伞》中,“抗美援朝文艺老兵的记忆碎片”让当代青年感受父辈心中的爱国情怀以及留存在他们记忆中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李菁看来,父亲13岁就和比乐中学的四个同学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最后大家都能一起活着回来,简直是奇迹。“如今他们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的友谊依然纯真。”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记忆的阀门有时开、有时关,她便帮他们把这段历史记下来。
一转眼,当年初中生的子女们追忆父辈故事
由黄炎培、江问渔、孙起孟等爱国人士和教育家创建于1946年的上海比乐中学,距今已有78年历史。舞台剧的故事人物脱胎于比乐中学奔赴抗美援朝当文艺兵的学生原型——李茂新、来纫秋和肖友砚等。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展现了青年学子为国家和民族大义,毅然走上战场的英勇与无畏。它不仅是一部剧,更是一曲青春的赞歌,一次心灵的洗礼。
编剧钱珏用歌曲、快板、小提琴以及中国诗词将艺术情感层层推进。剧中,以《沉思》为代表的小提琴曲目,舒缓了紧张的剧情却又将情绪推到了顶峰。此外,辛弃疾的诗也让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仿佛就在眼前。
在上海大剧院后台,最初听说要导一部抗美援朝主题的作品,导演马俊丰内心是拒绝的。战争题材优秀作品有很多,但同质化趋势也很厉害,他不确定能够推陈出新。但在看到口述实录《炮弹壳、小提琴、降落伞》后,他被少年的果敢和勇气深深感染,澎湃的情绪在心中汹涌了好几天。
《同学少年》剧组
看完钱珏的剧本,这种震撼再度升华,他只觉得“血往上涌、泪往下流”,“一方面是少年怀揣着家国情怀奔赴战场激荡着心灵,另一方面是上海家中亲人的牵挂让人揪心。”剧中,马俊丰保留了口述实录和剧本中浓墨重彩的桥段,在保留每个篇章“拳拳到肉”的情感真实基础上进行了时空结构的调整,运用灯光把朝鲜战场和上海小家的场景重叠在同一个舞台时空。
创排话剧《同学少年》,马俊丰力求“用艺术的真实碰撞历史的真实”。避免多媒体和繁复的舞台形式喧宾夺主,而是“返璞归真”,让观众注意力聚焦演员的表演。他说:“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是同学少年的家国大爱,是青春的内心激荡的情怀。我们的演员平均年龄21岁,我要做的就是展现他们的赤子之心。”
挖掘这一题材并全力助推话剧《同学少年》搬上舞台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主任魏东晓。眼光独到的他很快发现了这部作品主题的稀缺性和独占性,他说:“上海舞台剧同类题材,目前仅有改编自同名电影的《英雄儿女》面世。而在聚焦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中,《同学少年》的切入角度十分独特,作品主人公是上海比乐中学的几名初中生,它承载着一段上海的历史。”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联合出品,这也是一次校企联动的创新举措。上海黄浦文旅集团总经理夏锋说:“我们要挖掘黄浦红色资源,讲好上海故事,推动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传播,为上海的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浦区有着深厚的红色资源和积淀。为推动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传播,近年来黄浦区积极探索文商旅融合的新路径,与区内老字号品牌跨界合作,将传统产品与当代潮流相结合,推出“老物件新潮流”系列衍生品,通过文化赋予产品深层次的内涵。
《同学少年》文创周边
《同学少年》文创周边
分享会上,《同学少年》最新文创周边首次发布。老字号中华铅笔为剧目设计打造了一款彩铅套装和一套中华牌经典红蓝铅笔,老物件浓浓怀旧风扑面而来。童涵春堂以剧中饱含热血与家国情怀的台词为灵感,匠心独运地推出了一款特色饮品——“金戈铁马”。本土原创IP公司淘米则推出摩尔庄园的“长城”主题盲盒,象征着同学少年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
活动由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戏剧学院以及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马俊丰、蔡金萍获颁文艺志愿者证书。